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

拔萃校友報師恩 給好校長一個家 (蘋果)

[youtube]8HPo0I4yOxY[/youtube]

2009年11月02日

記者:冼麗婷、倪清江

【本報訊】男拔萃旺角現址小學部,以前是兩層高的校長大宅,六十至八十年代初住了一個名叫郭慎墀( JamesLowcock)的土生英國人校長,他關懷學生猶如兒子,為他們付生活費買樂器及運動鞋,從不計較。 1983年Lowcock患上肝病被迫退休,但積蓄所餘無幾,而事業有成的拔萃舊生,就合資買下清水灣一所望海別墅給好校長養老,兩個契仔及下一代更與他共住1,400呎溫馨家園。每年 12月老人家生日,總有 50至 60個拔萃仔向老爸賀壽兼付「家用」,春風化雨的美麗故事,天天繼續。


拔萃校友最近協助大搞 140周年校慶活動,讓外界知道了這一個學生回饋良師的動人故事。

「我當時是無積蓄,也不知是不是都花給了學生,一個人做(好)事,永遠不要問、不要記住,要記住,就不要做。」昨日黃昏, Lowcock扶着柺杖在清水灣別墅外散步,不太想跟記者談拔萃男書院 140周年校慶話題,不想搶風頭,「你不要寫得我太好。」

沒有一個舊生不說第七任校長 Lowcock好,他是最老的男拔退休校長,今年 79歲。擁有美國哈佛大學法律學位、八十年代因間諜罪被中國政府囚於秦城監獄最後獲平反的舊生黃賢,被視為最有骨氣的拔萃仔,他說:「買屋給校長不是由功利去看,舊生為何待他這樣好?答案不言而喻。」

與校長老爸同住近 30年的舊生兼男拔體育統籌主任葉漢強說, Lowcock唇上長有鬍子,被學生起花名「蝦餃」。六呎二吋高的帥校長,也曾有女朋友,但最終沒有結婚。 Lowcock曾對人說:「我有這麼多兒子,為何還去結婚討麻煩。」

別墅 85萬買入 現值千萬

1980年念中四之時,葉漢強是校長屋其中一名住客。他家住九龍的徙置區,成績不算好,郤在田徑項目贏得自信心,曾獲全港最佳運動員。回想住校長屋歲月:「上層有四間房,兩個人一間房,三間是學生住,一間是校長與他的外甥共住的。有時賽跑前好緊張,校長會安慰我,但要我自己諗方法解決。」

六十年代中期男拔畢業生、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李心平說:「施玉麒校長(第六任)教曉我做人要正直、有品格, Lowcock的慷慨,讓我學懂怎樣扶助別人。」李心平 16歲之時因父親死於肺癌,立志從醫,當日在校長室內傾談兩小時, Lowcock批准他中六從文科轉讀理科,成就了一個關懷病人的醫生。

年前在龔如心與家翁爭產案代表「小甜甜」的資深大律師翟紹唐, 1977至 84年就讀男拔,當年家住長洲,是拔萃寄宿生,因為趕在截止一天報考 GCE,跑到校長室問 Lowcock急要一張支票:「他甚麼也不問,只問支票要寫幾多錢。」他學大提琴,琴是校長出錢買的,「同學長跑比賽,沒有釘鞋,校長送他真皮釘鞋,想他用心練習。」

有求必應, Lowcock自由、慷慨助人的風格,造就拔萃仔一個強烈信念:「只要敢做、想做,一定有方法做得到,拔萃裏,一定有人會幫助你完成。」父親(按︰當為曾祖父)是拔萃男校創辦人之一, Lowcock在香港出生,畢業於香港大學,懂得說流利廣東話,喜歡吃鹹魚。

Lowcock 也愛飲威士忌,出現肝硬化, 83年 53歲之齡被迫退休,學生震動聯署挽留,最終沒有成功。「個個校長退休都有打算,他只管對人好,不想自己,不懂為自己打算。」事業有成的拔萃契仔立刻回饋,「著名心臟科醫生鮑永耀等幾個契仔舊生,連同舊生會,合資在清水灣買了一間三層高別墅給他養老,當時價值 85萬元。」 Lowcock的外甥及葉漢強一直住在清水灣照顧他,下一代都叫他爺爺,七人共住 1,400呎,不覺擠逼,「我們都當大家是屋企人。」現時估計別墅市值已逾千萬元。

葉維義:他真心為學生好

行政會議成員葉維義也是七十年代畢業的舊生,他對 Lowcock有這樣的評價:「現在的人做事辦學校講出名,他是真心為了學生好。」

曾是最富有與貧窮學生滙聚之地, 2003年男拔萃轉為直資學校,舊生曾為此激辯九個月。有份編寫校史的舊生馮以浤恐怕男拔萃變成有錢人學校,「估計七成學生家庭收入在 10萬元以上,只有一成多學生申請全免或半免學費。」但校方說仍設有不同獎學金,學生只要成績好或是有音樂及體育才華,一旦取錄,將有途徑幫助他們支付學費。

主張體罰, 用藤條打走學生過錯

郭慎墀任拔萃男書院校長 22年,之前亦在該校任教。其教育理念很簡單,「教育是在班房以外的,要給學生自尊心,讓他們有自信。老師有責任發掘學生的天賦才能。」

班房牆上留揮藤痕迹

他贊成體罰,「我認為藤條好有用,你做錯事,我打你一下,就算了, You paid for it(你已付出代價),忘記它,重新做人。教育家解釋偷嘢如何錯,於是,你只會一世都記得自己偷過嘢,那是不需要的。」香港已不准體罰,男拔舊生卻津津樂道,以被打藤條為傲。現任校長張灼祥慨嘆當年從來沒有被 Lowcock打藤,「我也主張打,小孩子有時要當頭棒喝,才會懂得反省。」

教育局副局長陳維安 77至 82年期間在男拔就讀,中二時被 Lowcock「藤條炆豬肉」,「現在仍歷歷在目,是唯一一次。」當時有學生寫了一封帶侮辱性的匿名信給校長,投訴風紀, Lowcock查問是誰寫的,沒有人肯認,於是全部被罰打藤條。班房牆上有一段時間留下校長揮藤的痕迹。為何校長如此盛怒,陳維安引述他當年的解釋說:「如果同學有意見,應該夠膽署名批評,署名就唔會罰,因為夠膽批評就應該夠膽認。」

+++++

男拔萃前身為孤兒院

本月是拔萃男書院創校 140周年校慶月,高潮是 20日在會展舉行的晚宴,筵開 201圍,不少校友專程由外國返港參加。當晚將拍賣一枚稱作「拔萃之星」的寶石,底價 10萬元。

拍賣校長簽名校史

校方又編印了紀錄學校歷史的新書《役己道人:拔萃男書院歷史》,發行 6,000本,已被校友訂購 1,500本。有第一本編印號碼,兼有郭慎墀、施玉麒(按︰當為黎澤倫)及張灼祥三任校長簽名珍藏版校史,將以底價 5萬元拍賣。

編寫校史的馮以浤說,男拔的始源,與香港十九世紀殖民歷史有關, 1850年 Bishop Smith來港任首位聖公會主教,太太 Lydia於 1860年把位於般含道的女孤兒院改為校舍,希望訓練一群懂英語的淑女,嫁給聖保羅書院畢業生。事與願違,女生們最終卻成了一班來港工作的英國人的情婦,英人調走後,留下一群非婚生歐亞孤兒,也是 1869年男拔前身的孤兒院裏的 23個主要學生。

馮以浤說,歐亞混血學生裏也出了名人,其中一位名 Frederick Southey,拿取了獎學金到英國修讀工程,回港後參與興建獅子山火車隧道(現已停用),即 1906年興建的煙墩山隧道。
本報記者

+++++

男拔計劃收女生 陳維安贊成︰「男女同校幾好 同現實一樣好啲」

【本報訊】作為男校的拔萃男書院,正計劃脫離「和尚寺」行列,高中取錄女生入讀,但學生反對破禁。校友之一教育局副局長陳維安力撐校方打破傳統,原來他在該校讀書時,曾受到一班拔萃女書院的「姐姐」眷顧,深深體會到男女一起學習更有好處,「同現實一樣好啲。」

陳維安 1971年入讀拔萃小學, 77年直升拔萃男書院, 82年修畢中六,後到美國名校普林斯頓大學( Princeton University)修讀機電工程。男拔留給他的深刻回憶,有被校長揮藤打屁股、長途泳賽游包尾、最佳考過全班第二名,以及和同學打架。

男拔學生高傲,陳維安接受訪問時不否認,「比賽入邊人哋攞獎,會噓。」不過他自言是異類,他不「寸」,所以中四時被一班女拔中六姐姐看中,邀請他擔任聯校音樂劇的男主角,戰戰兢兢地秘密與她們排戲三個月,「喺男校呢啲事要低調進行,唔可以俾人知。」

學生多反對「要維護傳統」

陳維安說,當時除了家人,甚少接觸其他女性,那次與女拔姐姐相處經驗,「覺得男女同校幾好,同現實一樣好啲。」他聲言中學時沒有拍拖。男拔計劃明年中五開辦兩年制 IB(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,國際教育文憑)課程時取錄女生,他在訪問中表態支持這項創舉。

校長張灼祥稱,初步諮詢結果顯示,校友支持收女生,家長意見參半,但學生多數反對,「話要維護傳統。(這計劃)可能會難產,好似變成『 23條』,不過喺我任內都唔使一定解決。」

陳維安指出,以前男拔文科學生會到女拔上課,對於現時學生反對,他表示理解,「女生入嚟會係威脅,一齊相處,同偶然相處係唔同嘅。」

此外,男拔校友的兒子報讀該校向來有優先權,但陳維安不「吼」母校,將兩子送到國際學校就讀。他不諱言是因為覺得男拔不易讀,「 99年有同學嘅仔入咗,功課較多,咁辛苦,我希望個仔有多啲活動空間,所以冇報讀。」

1 則留言:

朵朵 提到...

老師,終於找到您了,我是從您去德國時寫的文章找到您的喲^^我是玉琦,想請教您關於上次請您幫我找的劇本"朱弁回朝"的問題,香港那邊買得到嗎?我想找一些香港關於粵劇的書籍跟期刊,但是不知道該從哪些網站下手?網路書店或是學校圖書館都可以,可以請問您這類的資訊嗎?我的信箱是moonlasea@yahoo.com.tw以及msn是tulipe91611039@hotmail.com可否請您在這兩個信箱回覆我您在香港的聯絡方式呢?因為三月多就要開始提論文口考了,這學期要畢業了,有點緊急.麻煩您了,感激不盡!!敬祝新年快樂.玉琦敬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