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6月21日 星期四

年華似水,錦瑟如花


錦瑟華年誰與度?月橋花院、瑣窗朱戶、只有春知處。

— — —

香港。1962年。周慕雲與蘇麗珍是舊公寓的鄰居。兩人伴侶的私奔,使他們走到了一起。自己克盡配偶之道,為什麼卻留不住伴侶的心?猜度、推敲。猜度、推敲。周慕雲終於發現:原來很多事情都是在不知不覺中來的──因為他和蘇麗珍早已不知不覺地相愛了。遠赴新加坡之前,他在電話中問:「如果有多一張船票,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?」蘇麗珍無言以對。當她想回問他以同樣的問題,為時已晚。伴侶的私奔是生命的一次撕裂,遠走與無言便是另一次。在時間的滌盪下,剩下來的是悵惘?淡漠?還是眷戀?

因為王家衛,老上海那首花樣的年華重新為人所知了。不錯,電影《花樣年華》的名字就來自這首歌。電影中,電台DJ的聲音在空氣中飄盪:「有一位在日本公幹的陳先生,點這首歌給他太太,祝她生日快樂,工作順利!現在請大家收聽周璇唱的〈花樣的年華〉。」於是,收音機裡傳出木管吹出的溫暖引子──也是西洋歌曲〈Happy birthday to you〉的變奏,隨後響起周璇錦瑟般的嗓音:

花樣的年華,月樣的精神,冰雪樣的聰明
美麗的生活,多情的眷屬,圓滿的家庭
驀地裡,這孤島籠罩著暗霧愁雲,暗霧愁雲
啊,可愛的祖國,幾時我能夠投進你的懷抱
直到那霧消雲散,重見你放出光明……

這時,螢幕中間出現一堵墻的暗影。墻的右側是蘇麗珍的身影,她坐在小板凳上,背靠著墻,手裡拿著玻璃水杯,爐上的水壺卻兀自冒著蒸氣。墻的左側是周慕雲的身影,他坐在摺疊凳上,背靠著墻,手裡抱著蘇麗珍送的電飯鍋,盡頭的廚房看不見一絲煙火。

陳先生──蘇麗珍之夫帶著周慕雲之妻私奔日本,卻竟記得於蘇麗珍生日當天為她在電台點播。美麗的生活、多情的眷屬、圓滿的家庭。這一切都成了反諷。

唱到「可愛的祖國」時,歌聲被電話鈴打斷,電話彼端是周慕雲的聲音:

是我。如果有多一張船票,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?

沒有回應。金黃的燈光照著周慕雲深邃的眼睛、高高的鼻樑、油亮齊整的頭髮和毫無表情的面容。面容上逐漸擠出一個微笑,周慕雲低下頭,轉過身,關上燈,打開門。南洋的椰樹在遠方向他招手。

王家衛有濃郁的老上海情結。他的影片一向以美妙的音樂著稱,其中卻很少出現老上海的音樂。〈花樣的年華〉是罕有的一首。這首老上海的時代曲是電影《長相思》的片頭曲,作於三十年代末的上海孤島時期──名為孤島,是由於那時的上海已落入日軍之手,唯獨英租界、法租界,因宗主國沒有向日本正式宣戰,尚未淪陷。片中,歌唱家周璇的丈夫投筆從戎,將妻子託付與好友舒適,隨後音訊全無。在艱苦的戰亂生活中,周璇與舒適滋生出情感。勝利後,這份情感終於因周璇丈夫的歸來而結束,舒適遠走他方。影片開始時,周璇在生日宴會中接受親友的祝賀,並唱出這首〈花樣的年華〉:「驀地裡,這孤島籠罩著暗霧愁雲,暗霧愁雲……」

六十年代的香港是另一座孤島。它與大陸似即實離,與英國非即非離,與臺灣亦即亦離。隨著大陸的政權更替,上海外灘上銀灰相間的雲石、租界裡黃綠掩映的梧桐、南京路上金碧輝煌的華燈,迎接著一次又一次鐵血與赤焰的洗禮。於是,六十年代的香港,成為三十年代老上海的後身。它以狹長的港灣、破舊的唐樓、黯淡的街燈,一葉小舟般在風雨飄搖中庇護著南來的「上海人」。(直到八十年代,只要是大陸來的,香港都把他們稱為「上海人」。)當房東孫太太聽說蘇麗珍是上海人,那腔滴翠挼青的吳儂軟語就自然而然地跳脫而出:「格末好個,我先送儂出去。要個,大家儕是上海人嘛!」蘇麗珍不講上海話,但她身上的永遠是姹紫嫣紅的旗袍,腳上的永遠是高跟鞋、繡花拖;周慕雲更不是上海人,但他頭髮永遠梳的油亮,襯衫、西服永遠燙的熨貼。這就是上海。在六十年代的香港,「上海」不僅代表著部分人的鄉愁,它已經化為一個超越畛域的符號。傳統與摩登,華夏與西洋,戰爭與和平,夢幻與現實,漂泊與淹留,忠誠與背叛,一對對的陰與陽,就如此相反相生地共同涵納於這個符號中。

〈花樣的年華〉一曲,在片中是點睛之筆。隔著歲月的距離,那沙沙的聲音彷彿一塊玻璃積著的灰塵,怎麼聽都有點兒滄桑、有點掃興。而不得不提的是:六十年代的港英政府,為避免觸發華人的民族情緒,只要歌曲中有「祖國」一類的字眼,一律禁播;因此,〈花樣的年華〉大概不太可能在收音機中出現。影片中,歌聲來到「可愛的祖國」時,就被電話鈴打斷,這可說是一個巧妙的安排。蒙塵的歌聲令人聽不清歌詞,但依然予人以朦朧美。即使禁播,卻又何妨?當周璇錦瑟般柔弱的歌聲越過蘇麗珍的收音機、再越過銀幕,我們會發現在那塊玻璃的後面,始終珍藏著花樣的年華、月樣的精神、冰雪樣的聰明。

— — —

二次大戰前後,拉丁音樂逐漸隨著探戈、倫巴、恰恰恰等熱情的舞步打入了歐美主流音樂市場,很快也來到了上海。老上海時代曲中,如〈何日君再來〉、〈縹緲歌〉、〈如果沒有你〉都是探戈節拍,〈夜來香〉、〈香格里拉〉、〈黃葉舞秋風〉則是倫巴舞步。不過,這些音樂只是在節奏上引入了拉丁風,旋律則依舊洋溢著富艷旖旎的「摩登」中國味。直到五十年代、時代曲基地轉移到香港以後,拉丁旋律才逐漸流行起來。

王家衛是拉丁音樂愛好者,他在《花樣年華》的前集――《阿飛正傳》中,就運用了一系列的拉丁音樂,如〈西波涅〉(Siboney)、〈長在我心〉(Siempre en mi corazón)、〈瑪利亞.愛蓮娜〉(Maria Elena)等等。至於《花樣年華》裡,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那三首由Nat King Cole演繹的西班牙語歌曲:〈也許,也許,也許〉(Quizás, quizás, quizás)、〈你說過,你愛我〉(Te quiero, dijiste)和〈那雙碧綠的眼睛〉(Aquellos ojos verdes)。

三首歌曲在片中分擔了不同的任務。周慕雲與蘇麗珍兩次相約在西餐廳,隨之而起的就是那首〈Aquellos ojos verdes〉。尤其是第二次,蘇麗珍淺綠的旗袍上一朵淡黃的鮮花,彷彿隨著歌聲散發出清香。餐廳中,當兩人在猜度和推敲中勾勒出伴侶的背叛,背景音樂油然響起:〈Te quiero, dijiste〉――你說過,你愛我。西班牙文中,那分明是過去式。愛情去了,其實愛情也來了。重山複水,柳暗花明。不過,出現頻率最多、最切合故事情節的,則是那首〈Quizás, quizás, quizás〉。「如果有多一張船票,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?」此時此際, Nat King Cole的男低音驟然響起:

Siempre que te pregunto
Que, cuándo, cómo y dónde
Tú siempre me respondes:
Quizás quizás, quizás

Y así pasan los días,
Y yo, desesperando
Y tú, tú contestando,
Quizás, quizás, quizás.

也許,也許,也許。歌聲淡出之際,傳來蘇麗珍高跟鞋微促的踢躂聲,伴著綽約的身影順級而下。下一個鏡頭,蘇麗珍坐在周慕雲離開的那間房間的床邊,靜默著,靜默著,靜默著,半分鐘後,一滴淚珠從她的眼眶滑出。她身上的翠綠旗袍依然美麗地靜默著,翠綠如南洋雨後的椰子樹。「是我。如果有多一張船票,你會不會帶我一起走?」這是畫外音,還是從她心底發出來的?

蘇麗珍真的去了新加坡。她打去《星洲日報》的電話,周慕雲接聽了。周慕雲聽到了電話彼端那再度的靜默,也聽到了那如故的心跳。音樂重新響起:

多少次我在問你:
怎樣?何時?在何處?
這就是你的回覆:
也許,也許,也許

日子就這樣流去,
看我,我多么躊躇
而你,你回答如故:
也許,也許,也許。

周慕雲重訪香港。他回到從前的公寓,卻人面全非。〈Quizás, quizás, quizás〉三度響起。新屋主說,隔壁住著什麼人不太清楚,好像是一個女人和一個小孩子。周慕雲並未追根問底,只是望著那邊的窗戶微笑了一下。一縷攝人心魄的笑容,一縷令人嘆息的笑容。
也許少一點躊躇,多一點坦承,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失之交臂;然而在感情的世界誰又能擺脫當局之謎呢?

Nat King Cole唱出了箇中的真諦――儘管他完全不懂西班牙語,美式口音的咬字甚至有點令人發噱,演繹卻依然令人動容。這三首歌曲是1958年時,Nat King Cole前往古巴首都哈瓦那(Havana)錄製的,時間正好是《花樣年華》故事發生的前夕。

不過,拉丁音樂在香港的出現,與其說是南美或西班牙的關係,不如說南洋風才是主因。由於港英政府關起面向紅色中國的大門,藝人們不得不把目光投往華僑眾多的南洋。南洋諸國經歷過西班牙殖民者的炮火,音樂上也自然濡染上拉丁風格。悠揚的吉他絃撥動起清新的空氣與熱帶雨林的翠綠,令人不辨身在何方。

如果周璇〈花樣的年華〉代表著老上海的記憶與鄉愁,那麼這三首拉丁歌曲則象徵了作為老上海後身的香港的新故事。也許,也許,也許那雙綠色的眼睛,曾說過我愛你,但那些歲月已經消逝,看得到、抓不著,剩下的,大概仍是眷戀。

沒有留言: